当我们再次去搜索【卫哲】的时候,时间好像静止了一般,百科上的时间,停留在2016年。 历史会记录下那些辉煌的时刻,你曾经的那些功绩,时间也都记下来了。 对于卫哲,很多人可能都快忘了。23岁从管金生的小秘书做起,3年干到证券副总经理,本应事业辉煌,却遭遇了327事件,老板入狱,事业跌入谷底。 然而,不过3年时间,他又再一次创造了事业高峰,从“财务顾问”做起,29岁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。 36岁成为阿里巴巴的首席CEO,十几年的时间,卫哲走完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…… 人生犹如过坐山车,跌宕起伏,起起落落!回首过去,他却说:“如果人生重来一遍,我还是会选择这样的人生,每一步都不会改变。” 因为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精心计算的结果,每一步都走的坚实有力。 从小秘书到证券副总经理 小事当大事干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 卫哲的人生,从一开始就像是计算好的。 他喜欢掌控的感觉,高中时就迷上谍战和悬疑类的书,并通过观察别人的肢体语言来解读人心。 1992年,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书的他,因为看了一部电影《华尔街》,对投行产生浓厚兴趣。 那时,沪深股市刚成立不到两年,很多地方都需要借鉴国外的资料,急缺翻译人才。卫哲一心想去万国证券,因为“中国证券之父”管金生在那,拜大神做老师,肯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,认识更优秀的大人物。 一有翻译实习机会,卫哲就踊跃报名,不管是哪家公司,他都上,一是锻炼自己,二是为去万国证券打下基础。 终于有一天,卫哲争取到万国证券的实习机会,干了不到两个月,就被“中国证券教父”管金生点名要这个年轻人,因为他做事太讨人喜欢了。 管金生对下属很严厉,在卫哲之前,他的秘书很少能干满一年,但卫哲却把秘书干成了副总经理。 他的秘诀很简单,就是把小事当大事干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 刚开始,卫哲只是负责翻译,剪剪报纸。他学外语出身,翻译是小菜一碟,剪报纸更是大妈都会干的活儿,但卫哲却把它干出了差异化。别人剪下来就完事,卫哲却暗中观察哪一类是老板看过的,然后重点剪裁。到后来,管金生不看他的剪报就吃不下饭。 打印资料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,但卫哲却把它做到了极致。 他会根据领导的习惯和偏好来调整字体和大小,尽量让对方看着舒服。他还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对资料进行排序,而不是像一般秘书那样,草草堆在一起。 即便端茶倒水这样的小事,卫哲也做得有声有色。领导多长时间喝一杯水,什么时候该加水,什么时候换茶叶,类似这样的琐事,卫哲都拿捏得很到位。 久而久之,管金生对他刮目相看,索性让他替自己写报告和演讲稿。卫哲一开始写得不好,经常被要求返工,还领教过稿子被扔出来的尴尬。但他不气馁,拿回来一遍又一遍地修改,并发誓不让领导为同一件事情骂自己两次。 由于表现突出,卫哲很快就被提拔为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,成为当时国内证券界最年轻的副总。那一年他24岁,可谓少年得志。 但是,不幸的是,1995年2月,震惊业界的327国债事件爆发,管金生豪赌做空失败,锒铛入狱,公司也濒临破产。 从“财务顾问”到普华永道合伙人 29岁的卫哲创造了事业的另一个高峰! 第一段职业生涯提前终结,卫哲开始寻找他的下一份工作。 放眼全球,做财务,搞投资最牛的当属四大会计事务所,其中就包括普华永道,世界上最顶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。 卫哲决定削尖脑袋也要进普华永道,即使让我再做一次小秘,只要能学到知识,也心甘情愿。 1995年,卫哲进入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工作,连降N级学习财务管理。 最初,普华永道的合伙人对于卫哲的职位颇为伤神,卫哲主动提出:“要一个尽可能低的职位,就当财务顾问吧。” 这样一个决定,让他一夜之间从副总变成“小兵”。但卫哲却不觉得委屈,反而认为自己占了便宜,不但“免费上MBA”,还是带薪的,“有30个老师可以教我”。 果然,卫哲以其天分和努力,以及在万国证券锻炼出来的良好沟通能力和开阔视野,很快就在新公司脱颖而出。当时普华永道规定每年升迁不得超过一次,而卫哲一年升了两次。 在那里,卫哲学习到了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,养成了理性精神。 1997年,卫哲被派去英国总部工作两年。当时,选拔年轻人到总部工作也是十里挑一的。 在那,他主动要求做纯英国并购业务。 一个人在海外人生地不熟,没有任何资源和人脉,要拿到英国企业的并购订单简直就是妄想。刚开始的半年时间,一个订单都没有,所有人都为他捏一把汗,在这么下去,他估计要卷铺盖回国了。 卫哲绝不轻言放弃,一边学习财务知识,一边腆着脸面去拜访英国企业,业绩好的,差的,一家一家啃,简单财务活,免费为他们做,赢得企业主信任。就这样坚持了半年,卫哲终于赢得第一单。 从此之后,在英国做的风生水起,不久就被提升为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,还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。 从财务经理到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 2000年,股票市场不尽人意,卫哲又发现了自己职场规划中的第二块短板。他辞职去了百安居,从自己最擅长的财务经理做起。 别人能少干一点是一点,他却每年跟老板提要求:给我加点任务吧!“从资本市场走向零售行业是弥补执行力的短板。有些短板不能等到发生的那天再去弥补。” 在一个全新的行业中,卫哲再一次发挥领导才能,仅仅1年时间,就升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。 在任的7年时间,他将公司从原有的5家分店、1300名员工,发展为在中国23个城市拥有55家分店和超过1万名员工的大型建材零售超市,使百安居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零售企业。 年营业额达到近10亿美金。卫哲本人也连续两年被评为“中国零售连锁十大风云人物”。 对于自己每一次职业跨越的成功,卫哲都归结于他对“时代”的正确分析: 我以发展的眼光去衡量职业、衡量得失。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是减薪减酬,但我很有自信,基本进去六个月,薪酬就比原来要高。我选择的职业在当时都是冷门的,但我对它的发展充满信心。事实同样证明,我所投身过的事业都已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。 “观察”6年出任阿里巴巴CEO 财务人的严谨让卫哲再造辉煌! 2001年,哈佛商学院组织了一场中国企业家的组团演讲活动,作为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人的代表,卫哲受到邀请作为演讲嘉宾,讲解中国的家居零售行业。同行的人群中,马云也在。 彼时,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方才开张两年,但已经显示出惊人的威力。 马云本人刚刚获得“世界经济论坛”评选出的2001年全球100位“未来领袖”的美誉,阿里巴巴也在这一年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。但阿里巴巴仍然处于最初的创业期,员工规模不到100人。 卫哲向来对自己的演讲能力极为自信,但那一次在哈佛商学院,马云的演讲则让卫哲震惊良久:这个小子为什么这么敢吹牛?互联网真有那么牛? 卫哲觉得马云在演讲中却描绘了一幅无比宏大的蓝图。 “当时就一句话——太不靠谱了,觉得他长得像外星人,说话更像外星人。怎么可能呢?按正常逻辑,根本看不到他的这个愿景。” 事后卫哲承认,自己太不懂互联网,不懂电子商务,不懂马云。但庆幸的是,这一次演讲回国后,他与马云成了好朋友。 两人都是武侠迷,尤其迷金庸。 每次卫哲到杭州,马云都会开着车接他到处玩。而在上海,卫哲则变成东道主,两人常在一起喝茶聊天,聊聊金庸的武侠小说,当然还有马云口中那个“按正常逻辑没法看到的愿景”。 此后的6年,是阿里巴巴神话般的6年。 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运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,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,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、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。 到2006年,阿里巴巴超越搜狐和新浪,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。 卫哲发现,马云在2001年向他描述的那个梦想没有变,并且在一步一步变得更为清晰。“我开始理解阿里巴巴、淘宝的赢利模式,还有马云的理想。”而6年的友谊,也让马云更深刻地认识到卫哲的能量。 这期间,马云曾向卫哲抛出过橄榄枝,卫哲没有拒绝,但也没答应,两人一边做生意、一边交朋友、一边打太极,事后马云曾说,卫哲从2003年就开始对他的邀约实施“软抵抗”。而卫哲则表示是在暗中观察阿里巴巴,整整达6年之久, “这符合我的风格,我职业选择比较谨慎,每次跳槽都是如此,我去百安居前也观察了四年。当时我在普华永道,百安居正是我的客户。” 2006年,卫哲终于决心加盟阿里巴巴。第一天上班时,马云召集阿里巴巴集团高管,在杭州总部的“光明顶”开会,隆重介绍卫哲。 卫哲也不负众望,在他担任CEO期间,阿里的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13.6亿增长到2010年的55亿,利润则从2.2亿增长到14.7亿,分别增长了3倍和6.5倍。要知道,阿里巴巴B2B业务是超过10年的老业务,是没有太多肉的鸡肋,而卫哲却不断啃下新的肉,为支援支付宝,天猫的发展。 从万国证券到永道会计顾问,再从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到阿里巴巴企业间(B2B)电子商务总裁,卫哲的跳槽可谓是一环套一环,环环相扣。 这种跳槽路线,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职业范围,另一方面又很有效地利用了原来职业的经验和资本,成功地抓住了金融、咨询、零售、互联网等一个个在中国新兴的行业浪潮。 每一次跳槽都是那么的经典、成功,“卫氏跳槽学”颇值得职场“跳蚤”们借鉴。 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游记》,卫哲用四大名著概括一个成功企业要走的四个阶段。这,同样也适用于他个人。 人生的第一阶段首先要从《水浒传》开始,人要想成功,就要“脱颖而出,打破常规”;第二阶段已然形成《三国演义》之势,企业和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规模,有了强劲的对手:第三阶段就像《红楼梦》,需要管理一个复杂的大家庭;第四阶段就是《西游记》,凡间已无事可做,企业和企业家都进入了一个取经、传经的阶段。 有人问他:“你为什么升得那么快?” 卫哲回答:要把新工作当成学习的机会,然后不断付出时间。我每天干14—16个小时,干三年就相当于别人干五六年! |
Archiver⋅手机版⋅小黑屋⋅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( 蜀ICP备13002521号-1 )|网站地图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