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请您介绍下账号的风格定位和运营团队的概况? A:从三年前第一天做开始,我们就把讲好身边人身边事当作一种追求,所以始终坚持:持续输出优质的原创图片故事。 从最开始一个人“白手起家”,如今已有3名专职摄影记者、一名摄影爱好者、一位视频后期编辑和一位运营人员,共6人组成一个小团队。 当然还有一批稳定的兼职供稿人,这也是我们能持续输出原创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。 新媒体更离不开“内容为王” Q:平台有大量的图集作品,您认为「某图空间」靠什么脱颖而出? A:持续、优质、原创,这是我们的三个核心。 Q:近期最满意的文章是哪篇?可以聊聊背后的故事吗? A:说句实话,近期没有让我特别满意的图片故事,就以《贫困生考上清华,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第一件事:下田拔草》这个故事来说。 当天我本来要去拍另一个题材,但当事人临时有事。同事说有个贫困生考上清华,问我是否愿意同行。他们问我的时候,已经开车出发半小时了。 其实,考上清华大学并不是什么抢眼新闻,但反正也是闲着,而且我一再告诫自己:新闻,只有去到一线才能发觉亮点。于是,我又开车追了上去。 从县城到一个乡,又到另一个乡,再辗转到村。到了村里后,还要翻山越岭才能到当事人的家。意外的是,这名寒门学子身居贫困深山,思想却并不“贫困”,他甚至没有太多的言语,把录取通知书往房间一扔,换了套衣服,直接下田拔草去了。在田里忙碌的一幕,不禁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亲戚:他家里有时候穷到无米下锅。村干将大学录取通知书交给他时,他在山上砍竹子,看都没多看几眼通知书就继续干活了。 后来他说:如果不干活,也许连饭都吃不上,哪还有书可读。再后来,这名亲戚贷款读完大学,并成了一名“有出息”之人。 想到这里,我也被人物所打动,自然就拍出了情感。没想到,这次无心插柳式的采访,最后成了100万+的爆文。 Q:您从事摄影工作大概多少年?目前既在传统媒体任职,又在平台创作,针对新媒体平台创作风格有哪些调整吗? A:我最初接触摄影,是在部队政治部门,至今已有18年的摄影经历了。 谈到调整,我觉得主要有2方面:一是标题的制作,二是内容的简约化。 传统媒体,尤其是党报风格,标题趋向于“四平八稳”,而新媒体的标题往往是“艺术风格化”。新媒体标题既不能“标题党”,又不能过于死板,二者平衡是一门颇具学问的艺术。尤其是以机器推荐为主,更是把标题的重要性推向顶端。 除了标题,新媒体更离不开“内容为王”这一核心元素。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内容,又是大不相同的。新媒体的语言表达,像是一个慈祥的人给一个群体讲故事,讲究的是朗朗上口、通俗易懂、简洁明了。而传统媒体更显“稳重”,甚至“八股文”风格依然存在。 双标题是潜在的“增收”利器 Q:「某图空间」的双标题数据一直非常亮眼,可以分享下双标题的使用心得吗? A:不得不说,「双标题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,它既能让图片故事得以升华,还能帮助作者发散思维。 给文章起标题时,首先要建立在“内容为王”的基础上,根据核心内容提炼主题。 再者,就是让副标题折射出一些延伸信息,而不是一味地重复罗列信息。 双标题功能确实是一个潜在的“增收”利器,若是运用恰当,可以为一篇文章创造更多收益。 Q:有哪些标题技巧可以分享给其他作者? A:总结来说,就是“四个去”: 1)去纸媒化,踩细节 放弃纸媒的“八股标题”,给标题划分段落,并把核心放在最前或最后,再从文中抓取一些细节夹杂其中,以达到让“细节说话”、“让细节揪心”的效果。 2)去专业性,走情感 对于一些涉及到医院、铁路、公安等专业性较强的人物故事,在标题中尽量少出现专业术语,而是把打动人心的情感亮点提炼出来,写进标题。 3)去标题党,抓戏剧 我们坚决抵制标题党,而是分析文中关键词,把最具戏剧性、幽默感、吸引人的内容,以最简洁的语言提炼进标题中。 4)去大角度,品差异 所谓的“去大角度”,就是尝试不同风格,或是不同表达方式,让主副两个标题有差异。 比如图片故事《夫妻结婚近40年无争吵,嫁三个女儿均不要彩礼,只盼其幸福》,该标题分别从情感、家庭、婚嫁、彩礼4条主线着手,尽管没有名人明星和当前热点作陪衬,但夹杂多个关键词,加上讲故事式的表达方式,最终收获260万+的阅读量。 再如9月26日发布的《木匠巧用竹根做“香奈儿鞋”成网红,粉丝一夜暴涨190万》,标题包含木匠、竹根、香奈儿、网红、粉丝、190万等多重信息,有细节也有趣味元素,如果是传统媒体,此稿的标题也许会变成《一名木匠的“网红”之路》,或是《一个木匠的“网红”竹制品》等等,差异巨大。
A:合理的使用封面图,也是增加流量的重要途径之一。 首图要讲究贴近性、艺术感和摄影魅力。我们往往是把紧密联系核心内容、能表达主题思想的图片挑出来作首图。 第二和第三张图片,形成“递进关联”,这样有助于促进阅读的逻辑关系。 做新媒体,用心者事竟成 Q:团队身处桂林,如何让内容既照顾到本土受众的需求,也能辐射到全国受众? A:我们从来没有把本地作品“本地化”,而是一直注重本地作品的传播力。尽管拍的是一些小人物、小故事,但细细口味不失情感和趣味,甚至是表达了某些共性问题。 我们认为,要想在全网形成传播,必须具备独特、新颖、趣味,比如《千万富翁隐居深山挑粪种果,曾被逼无奈欲跳楼》等。 面对同质化较严重的题材,我们在采访拍摄时,更注意挖掘故事本身与众不同的看点。 比如今年9月7日发布的《74岁老人精通11门外语,时隔16年成网红,秘诀仅4个字》一文,收获130万+的阅读量,图片故事中的“小人物”是我们当地的一个“老导游”,标题除了“74岁老人、11门外语、网红”这些关键词以外,还注重表达她是“如何做到”的,标题暗藏悬念,为读者去文中寻找答案,埋下伏笔。 起标题则遵循前面所讲的“四个去”原则,尽量在准确表达核心内容的前提下,标题注重戏剧性、注重细节、注重情感、注重可读性。 Q:「某图空间」在平台的成长速度非常快,有哪些运营经验可以分享? A:个人觉得,如果想做内容搬运或伪原创,就别开。 所以,在头条上扎实稳定的成长,总结来说:坚持原创是核心,清晰定位是前提,用心经营是关键,选题角度是学问,标题制作是头条,粉丝互动是潜力。 在这里,多啰嗦一句话:用心者事竞成! 结语 做了18年摄影记者,从传统媒体的“老兵”转型成新媒体平台的“新人”,身份变化了,但是生产优质原创内容的初心却从未改变。 专业采编能力+互联网思维+坚持优质原创的初心,让「某图空间」实现了流量、口碑的双赢! |
Archiver⋅手机版⋅小黑屋⋅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( 蜀ICP备13002521号-1 )|网站地图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