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知道你们不少人对“追热点”这个行为嗤之以鼻。 坦率的说,我也不太喜欢。 但是,生活的真谛到底不是“跟我所喜欢的一切在一起”。 生活,总有些你不得不去干的事情。 譬如,理发。 每次上门都像跟神忏悔似的“我不办卡不护理不做发型”,被人服务,不见得总是舒服。 追热点,就有些许这种味道。 纵然你不追,周边总有人会想法设法让你追。譬如: 老板们讨论,滴滴的公关做的怎样怎样; 亲友们会聊,最近出行还能不能坐飞机; 读者们会问,少加老师怎么看待罗永浩? …… 我不热衷“追热点”,主要是因为当下多数“热点”只能引发我的猎奇心,却难以吸引我的好奇心。而猎奇与好奇之间,总是隔着一段不可名状的距离。 但说句公道话,“追热点”对于整个社会而言,却必不可少。 此处没有反讽,我重复强调一遍:“追热点”对我们这个社会而言就好比一日三餐,你可以不重视它,却不能没有它。
我这种说法,别说你们不太接受,就连我本人,也不太愿意承认。 当今热点,来来回回不就是那点儿破事么? 丑闻、暴力、性、企业互撕、秀下限(智力、道德)…… 而来自“社会各界”的声音,无论是社会媒体还是寻常百姓,皆大量充斥着: 二元对立的厮杀 断章取义的误读 毫无主见的跟风 理智缺席的愤怒 毫无底线的咒骂 …… 群众的意志一旦凝结起来,往往会变得异常敏感而又勇猛无比。就像是,一只主人在场的小泰迪,对着任何庞然大物都敢狂吠几句。 但是,如果设身处地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想想,他们认知辨析度有限、信息还不对称、生活且艰辛,除了像浮萍般随着舆论声上下翻滚,还能做什么呢? 至少,几句“怒骂”能够留下痕迹,留下存活于世的痕迹。 重复繁琐无奈的生活之外,人们也只剩下“愤怒”来参与社会,通过愤怒获得“自我认同”感。 刘瑜说,“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,大约因为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”。 但是,我们不要忽视了这背后的乐观。毕竟,光是这一点,就足以证明隐含在每个人心中的潜在“正义感”、“参与(建设)欲”,只是这种“正义”暂时还停留在一个未开化、原始的层面(比如愤怒)。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渴求“意义”的智能生命。 当代,人们为求生,售卖劳动时间,像机器齿轮般,重复工作,很难感知到“意义”,这无关收入高低;同样,在业余时间为填充迷茫、焦虑的游戏娱乐,也同样很难获得实质意义。 意义感的缺席会让人迷茫,从众,焦虑,主观幸福感低迷。 正因为此,当代人迫切需要“对存在的呼喊”,对世界的实质参与,对自我的认同。这些万万不可缺少的“精神食粮”,在前工业时代,大多是由神话、宗教仪式、宗族活动来承担(参考延伸阅读-仪式感专题)。 但今天,“上帝已死”,怎么办?媒体提供的“社会热点”,恰巧提供了这么一个舞台: 全民参与,无门槛,免费,重新修补“存在”的危机感。
但诚如各位今天看到的,追热点背后的言论,虽然有一些“开启民智”的辩论,但相比“无脑喷”的数量,实在是少得可怜。 这怨不得普通群众,正所谓不知者无罪,问题出在“舆论引导”的源头——媒体(以及自媒体KOL)身上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带偏了节奏。 当我们理智的谈论“追热点”时,我建议大家: 请闭上你的双眼,脑海中,浮起你毕生所见过的,最为悲伤、最为绝望、最为愤慨的表情。 …… …… …… 脑海中找到这些画面了么?好,继续。 别忘了,绝大多数吸引公众眼球的“热点”,背后可能都是一桩桩血泪的悲剧,一个个不幸的家庭,一家家需要为几千名上万名员工负责的企业…… 追热点,不是秋后问斩的看热闹,更不是媒体的KPI、大V们的吸粉神器。 追热点,是一起全民的礼拜,是肃穆的葬礼,需严肃的参与。 那么,这热点要究竟怎么追,才算是最大程度的尊重这些“不幸”呢?
在严肃的讨论这个话题前,考虑到当今媒体风气之乱,为避免卷入“商业宫斗”中,请允许我以“每个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”这般的谨小慎微,来提醒各位: 切勿不明不白的将自己宝贵的注意力,被那些阴谋公关、付费水军、流量主(自媒体大V)们所劫持。 这背后是利益在搞鬼。 这也意味着,有关企业、有关公众人物的热点话题,背后可能掺杂着最多搅屎棍。 但是,这些“舆论阴谋”,形式五花八门,内容组织专业,如何识别呢? 其实并不难,我们只需要把握一点——就事论事。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干的。 就事论事,预示着一种开放的氛围、理智的辩驳,这能让公众,从操场上的熊孩子,瞬间变回课室中的好少年。 这不是水军们喜欢看到的局面,他们会设法让公众“弱智化”。 如何弱其智?煽动情绪,屡试不爽。这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。 故阴谋者将愚弄世人也,必先褪其理智,去其逻辑,煽其情绪,转移矛盾焦点,以此完成龌龊目的。 但煽动也是有所选择的,必须精准戳中全民性敏感神经。 这主要有,家仇国恨(民族矛盾)、仇富恨贫(阶级对立),如果这两项还不够,那么还可以祭出“人权”,譬如,自由权、平等权、生命权、隐私权等等。 水军们就是借此偷偷转移了事件的真实矛盾,从“就事论事”变成了占领道德制高点。此时,纵然是明辨是非的群众,其内心的真实意见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。 譬如,人权、平等、自由,这些东西你敢说它的不是? 这背后是毒逻辑,人们都被耍了。 转移矛盾的伎俩很简单,这里顺带提一下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了逻辑学-认知偏差中的“完美主义谬误”,这也是喷子们的最无敌武器。 举个例子,某作家,曾在微博上面对恶意中伤,回复了句“去死吧你”。 7年之后,这事儿被挖了出来——公众知识分子,竟说脏话? 说脏话就是低素质,就是故意在电梯放闷屁,就是人格有问题…… 于是,该“道德沦丧”的作家,其一切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“思想偏激”(因为他人格有问题),一切文化公益活动都是“作秀”……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? 以这种“神逻辑”标准,纵然是孔夫子、释迦摩尼、耶稣等圣人们,也都能够找到瑕疵来放大,然后利用大众缺乏逻辑训练的弱点,将一个个的人“扁平化”、“标签化”,树“典型”,喊打喊骂,游街示众。
除此之外,还有些更无法无天的水军们,甚至无中生有的造谣、断章取义的拼接、恶意中伤,恕我提醒一句,这已经是犯法了。 至于那些为蹭流量追热点而采取上述类似策略的自媒体们,好自为之吧。
那么,过滤了这帮妖魔化内容之后,我们究竟该如何“追热点”才算是不辜负了那一系列的真实悲剧呢?
1、从猎奇式围观到思辨式参与的转变 人们不幸的渊源大抵在于,他们对幸福生活的体验,从来都不是自己“活出来”的,而是从外部世界的暴力事件中,从他者的不幸中,“对比”出来的。 这或许是现代式猎奇的深层动机了吧。 但却显然与“热点事件”这种全民性活动的社会价值无关。 热点事件,首先,它就是低门槛的提供了一个“全民参与”的机会,一次公众思维碰撞的社会学习。它不像人文阅读,门槛高,难以普及。 我们正处在一个贫富差距悬殊,阶级共识割裂的物欲年代。公众原则缺失、内省缺失、社会批评家缺失,社会中,矛盾处处可见,却从未解决。或鸡毛蒜皮,或家事国事天下事,譬如: 迪士尼售卖VIP票(插队特权)合不合理? 学生在宿舍长期被欺辱,反抗过失杀人,这种情况法律、媒体最好怎么反应? 靠不法手段(比如“抄袭”)出名的作家、企业,从事大量公益洗白后,公众是否应该原谅? …… 这里不讨论对错。 只是说,在这一系列充满伦理争议的热点事件,其实都是现成、鲜活而又能够引起大众广泛参与哲思、内省的“社会教材”。 民众如能获得必要的舆论引导,严肃参与到这些“热点”事件中,摆脱猎奇,摆脱泄愤等低级情趣,就事论事,进行开放式的辩论……假以时日,至少有一天我们出国游玩,表现的行为高尚,不会被国际友人误认是日本人。 在开放的辩论中重建分裂的民众共识,启迪民智,这便是参与“热点事件”的姿态。 话又说回来,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天生的毛贼强盗、杀人狂、强奸犯,如果群众反反复复的停留在惩恶扬善的怒骂泄愤、停留在这种快捷幼稚的正义感中,那跟古代“菜市场问斩”的围观群众有什么区别? 问题的矛头从来不是特定的个体,问题在于滋生罪恶的环境(体系)。而环境,是我们能够改进的。 有句话叫“社会如何对孩子,孩子将来就如何对社会”,不无道理。 2、从公众监督到责任共同体意识 其次,“热点事件”其实正是全民“争取福利”的契机。 毕竟,它吸引了海量的关注。而关注,自然会带来权力、资源,带来改变社会问题、腐朽体系的力量。 当今国内,人们的“权利意识”日趋强烈,譬如,公务人员给你脸色,视频举报;买到了假货,12315打假;老师辱骂学生,青少年保护法…… 这些本来是好事。 但是,
Archiver⋅手机版⋅小黑屋⋅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
( 蜀ICP备13002521号-1 )|网站地图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