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家有个亲戚,去年春节不断地向外人抱怨,称他的侄子看不起他这个做叔叔的。侄子买新房了,没请他去吃饭;过年除了送烟酒,没给过红包他;堂弟上大学了,也没给红包。 而我所了解的另一种情况是: “侄子”一家先后已经借了叔叔好几万,最早的一笔借了七八年,一分钱都没还上。所谓的“新房”,仅是偶尔过节回去住一下,更多时间还是住村里父母那,没搞过什么“乔迁仪式”。至于红包,堂弟上大学前父母已经拿了,而这位叔叔其实就四十多岁,确实没想过用红包“孝敬”他。 抱怨传到侄子家里,两家的关系顿时就紧张了。 这种“中国式人情”你们当中或许也有人真实的体会过。 但我们今天不谈“人情”,谈“自尊”——许多人所谓的“自尊心强”或“高自尊”,不过是要求他人必须“尊重”自己。就像上面那个故事中的“叔叔”一样。 这是真正的“高自尊”吗? 不,这是自卑感太重。因为太过自卑,才会特别在意别人如何对待自己,即便只是过个“形式”。 我对恰当自尊的理解是: 能正确地看待自己,既不妄自菲薄,也不自傲自大,既能虚心接受别人的称赞,(草赚吧http://www.mmfang.cc/)也能经得起别人的轻视,更懂得要自我强大,“自尊”这个事和别人是没什么关系的。 美国心理学教授马修.麦凯与心理学领域职业作家帕特里克.范宁所著的《自尊》一书,对自尊有这样的诠释: 自尊决定了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,以及他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。 拥有恰到好处的“自尊”的人,对自己有自信,也能通透地看待人生,拥有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反之,那些“低自尊”的人,往往用一面扭曲的镜子观照自己,无法准确地评价自己,最终产生强烈的自卑感,活得很别扭。 生活当中,常见的“认知扭曲”有9种:(1)过度总结 比如,一次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笨。 (2)贴统一标签 喜欢用污蔑性的标签描述自己,如“我是个废物”。 (3)过滤 选择性地只关注负面,忽略正面。 (4)二元对立的思维 所有事物都是“非黑即白”,人也一样。 (5)自责 所有的事只要出问题,都是自己的错。 (6)以自我为中心 别人说什么、做什么都和自己有关,而且喜欢和别人比对。 (7)读心 没有根据地揣测他人的想法。 (8)控制错觉 要么觉得自己无所不能,要么倍感无力。 (9)感情用事 受控于多变的情绪,认为事情和自己感觉到的一样。 如果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,对照后发现自己存在“认知扭曲”,可以借助“三栏式”方法“对抗扭曲”: 第一栏:自我陈述 写下自我批评者针对当下情况说的话,比如“我实在是太笨了”。 第二栏:扭曲想法 识别自我陈述属于上面哪一种扭曲,比如“我实在是太笨了”属于过度总结。 第三栏:反驳语句 写出对每一个自我陈述的反驳语句,比如“我实在是太笨了”可以用“我也有聪明的时候”。 当然,要拥有强大的自尊,仅靠对抗“认知扭曲”是不够的。《自尊》的作者认为,强大的自尊取决于两件事: 1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; 2、实践的能力,认清自己的所需,然后用行动去创造自己的生活。 具体方法是: (1)你想要什么 制定目标的第一步是探寻自己的内心所需,然后把它们罗列出来,人际、物质、心理方面的都可以。 根据罗列出来的清单,问自己以下问题,并列出答案。 什么让你不满意或不顺心? 你渴望什么? 你的梦想是什么? 你的小确幸是什么? (2)选择奋斗目标 根据上述4个问题的答案清单,对他们进行筛选和评估。 首先分别筛选出4个长、中、短期目标,并对12个目标进行评估。 用1-10对目标的渴望程度进行评估:1表示没兴趣,10表示意愿强烈。 用1-5对目标的潜在成本(包括时间、努力、金钱、压力)进行评估:1表示成本最低,5表示成本最高。 用1-5对目标的阻碍因素(比如需要特殊培训、心理恐慌、他人的反对)进行评估:1表示阻力最小,5表示阻力最大。 最后,总体评级=渴望程度评级-(成本评级+阻碍评级) 得出的数字越低,表示目标越难实现,反之则实现的概率越高。 这12个目标,我们不一定要同时为之奋斗,但至少要选出1个长、中、短期目标同时去奋斗。 (3)把目标具体化 选出我们要实现的长、中、短期目标后,着手实施,先明确目标内容、时间、地点、任务,再细化步骤。 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我们应该警惕并尽量规避这些阻碍: 不周全的计划:没把大目标细化、具体到每一步。 不充足的知识:缺乏展开行动的必要信息。 不恰当的时间管理:没有合理分配时间,不清楚当下应该做什么。 不现实的目标:不切实际的目标注定会失败。 对失败的恐惧:自信不足的人要尤为注意。 对成功的恐惧:害怕“爬得越高,摔得越痛”。 借助科学的方法,我们可以建立完善、独立的自尊体系,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美好。 除了《自尊》,还有一本书也值得看看,由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合著的《恰如其分的自尊》。 这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,分别是: 认识你自己的自尊水平 全面了解自尊是怎么回事 学习如何修补及维护自尊 尤其是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这一块,《恰如其分的自尊》里也有很详细的说明。要知道,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,主要还是源自于我们的家庭环境,特别是父母为我们定制的发展目标和对我们的评价。 希望我们能拥有“恰如其分”的自尊,也能培养好下一代人的自尊。 |
Archiver⋅手机版⋅小黑屋⋅全网虚拟资源宝库网 ( 蜀ICP备13002521号-1 )|网站地图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